双边民间科技合作
双边民间科技合作
首页 > 科技人文交流 > 双边民间科技合作

主要国家全国性科技社团概览丨日本学术振兴会

2021-10-18 10:38:27     浏览数量:

编者按
《主要国家全国性科技社团概览(第一期)》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组织编译,内容来源于有关科技组织的官方网站和公开发布的信息资料,按照科技组织所在的大洲-国家-组织顺序依次排序。我们力求但不保证刊载信息资料的精准性和完整性。本名录仅供读者参考和了解国外科技组织基本情况,其中内容不作为读者决策建议的依据。未经我单位授权,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得对本名录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和引用等。

亚洲
日本学术振兴会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JSPS


日本学术振兴会(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成立于1932年,是昭和天皇捐赠下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该机构在公平公正的审查与评价体系基础上,资助开展大学为主体的学术研究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

1、历史沿革
日本学术振兴会成立于1932年,自成立以来,其任务一直是推进科学发展,开展包括资助科学研究、培养年轻研究人员、促进国际科学交流以及支持大学改革和全球化等多种项目。1967年,该振兴会成为一个准政府组织,自2001年起,由日本文部省赞助。2003年10月1日,日本学术振兴会进入了向独立行政机构转变的新阶段,通过优化其管理的效力和效率,逐步提高向研究人员、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

2、定位宗旨
日本学术振兴会旨在促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3、治理机构
日本学术振兴会主要管理人员为一名董事长、两名执行董事、一名全职监查长和一名兼职监查长,负责组织的管理。此外,还设有审计办公室、咨询委员会、国际事务部等专门机构,负责振兴会各项业务的运营。

4、主要活动
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主要活动围绕推动学术研究、资助培养研究人员、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

在推动学术研究方面,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了“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建立一个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的跨学科和跨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数据共享系统,促进国内外的联合研究。

在资助培养方面,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了“科学研究资助”基金,鼓励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所有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此外,该机构还设立了“优秀青年研究人员领导计划”,帮助年轻研究人员规划职业道路,为其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稳定和相对独立的环境。

在国际合作方面,振兴会还开展了“世界一流国际研究中心计划”,致力于在日本境内建立高标准和杰出研究环境的研究中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线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科技研发。

5、主要奖项
国际生物学奖(International Prize for Biology),该奖项设立于1985年,每年举行一次,旨在纪念昭和天皇在位60年以及他长期以来对生物研究的贡献。

野口英世非洲奖(Hideyo Noguchi Africa Prize),该奖项设立于2006年,以日本生物学家野口英世命名,旨在奖励在非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领域对抗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杰出人士。

日本学术振兴会奖(JSPS Prize),该奖项设立于2004年,旨在鼓励和支持具有丰富创造力和卓越研究能力的青年科研人员。

日本学术振兴会Ikushi奖(JSPS Ikushi Prize),该奖项设立于2010年,旨在奖励有望为日本未来科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优秀博士生。

6、国际合作
日本学术振兴会与各国的科技组织和机构签订了协议或谅解备忘录,促进日本与对应国家之间的国际科学交流。自2012以来,日本学术振兴会实施了“核心对核心计划”,该计划一方面建立高级研究网络和亚非科学平台,与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长期合作,在前沿领域和国际高度优先的问题上推进研究。另一方面还致力于培养具有开拓性的年轻研究人员。

2005年日本学术振兴会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Korea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达成了“A3远景协议”,支持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科研人员开展联合研究。

外事服务处供稿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