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及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合作建设。作为昆山重要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以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定位为打造科技人文交流核心平台、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助推产业科技园区合作、促成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致力于成为昆山参加“一带一路”合作的创新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区和国际创新资源枢纽站。研究院下设国际合作部和技术转移部,聘请了多位不同领域的院士学者参与运营。
成立至今,研究院已累计促成10余家昆山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大院大所在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00余项,组织专家走进昆山企业考察、诊断和指导60余批次,促成研发合作经费超3000万元,引进外国高端专家15名(包含院士5名),其中谢列茨基·亚历山大博士还因突出贡献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一、搭建国际先进科技资源全球对接网络
“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技术转移工作中创新性地提出并落实搭建国际先进科技资源全球对接网络,先后参与设立运作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昆山)创新中心、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昆山)创新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昆山)创新中心,建设了昆山人才与科创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络中心,并成为昆山“一带一路”科创资源交流的核心平台,实现国际科技创新要素的有效调动和精准对接,努力成为立足昆山、辐射长三角、服务国家科技创新的“外脑”与“智库”,更高效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此外,研究院重视对“外籍国际技术转移经纪人”的培养,发挥其本地推介优势和带动效应,在疫情期间,通过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联络中心和外籍国际技术转移经纪人累计收到人才信息65项、技术成果信息158项。高效的对接网络和常态化的宣讲模式成为捷安特等当地企业与外方大院大所开展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础。
二、组建国际联合创新团队,分阶段稳步推进工作
“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建立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的扎实一步,研究院在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方面落实行动,深化和推进了沿线各国科学院与昆山科研机构、企业间的科技合作联系。依托研究院,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技术合作项目达成签约,其中,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与昆山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高性能导电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昆山华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高功率激光技术及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与苏州雾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气雾剂吸入医疗设备国际联合实验室”;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物理技术研究所与长鹰硬质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基于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和多晶复合材料”国际技术合作;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与苏州镭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开展“飞秒激光光源”国际技术合作;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机械研究所与苏州爱力易达电气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航站楼行李分解机械传动系统”国际技术合作。
研究院深入了解了当地企业技术难题与产业化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企业需求与技术供给结合。以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为例,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技术转移经纪人梁成法先生陪同企业高层团队8次出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专业化对接,促成捷安特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规模最大、科研实力最强的金属材料类问题综合研究所—金属和合金物理技术研究所的合作。双方以小项目为开端不断深化合作,先后开展乌方高端人才引进、组织专家到捷安特工厂实地验证,在三项科研项目顺利验收的前提下,促成捷安特与研究所共建“中国-乌克兰”先进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联合实验室。
三、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显著
目前,“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已服务多家在昆企业,促成国际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合作,包括捷安特集团、好孩子集团、永刚集团和华恒焊接等知名企业。捷安特与乌克兰可科学院金属与合金物理技术研究所在新材料研发和熔炼工艺领域的合作取得诸多成效,签订了《联合开发消除挤压过程中有害金属化合物杂质影响》、《高温高压下抗蠕变、持久强度镁合金技术》和《7050和7075合金化学成分、熔炼模式、改性、铸造和热塑性加工优化》合同,引进的乌克兰专家亚历山大·谢列茨基,因在项目中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双方与“一带一路”昆山国际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建立“中国-乌克兰”先进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联合实验室,解决了困扰行业几十年的难题,并为国家航空航天、高铁、船舶等重大领域的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途径。
除了参与组建国际联合研发中心、推动项目合作研发工作等,研究院还通过举办多场大型“一带一路”国际科技人才成果推介会,引入科技成果200余项、对接企业120余家,促成昆山企业与“一带一路”大院大所签约技术服务协议5项、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团队2批,共计10余位外籍专家,其中院士3位。2021年,研究院又承担起昆山高新区管委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黑龙江省对外科技合作中心在哈尔滨市三方共建“江苏(昆山)—黑龙江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营任务,发挥黑龙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联合江苏,特别是昆山高新区的创新资源,为“一带一路”创业项目提供资金与市场支撑,围绕技术转移转化、创新人才交流引进以及青年科学家在江苏、黑龙江创新创业等重点方向搭建服务平台。
项目合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