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科技史大会期间,国际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联合会/科技史分会(简称:“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T/DHST”)全体代表大会通过视频形式召开。经过59个会员代表国(地区、组织)和委员会投票选举,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罗兴波当选该组织理事会执委,是本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代表。

罗兴波教授作竞选发言
“国际科技史学会”的前身是科学史家米埃里(Aldo Mieli)和萨顿(George Sarton)等人于1929年成立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到1947年发展成为主要有国家会员参加的国际科学史联合会(IUHS),并加入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1956年与国际科学哲学联合会合并,于法国巴黎成立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IUHPS)(后加上技术“T”成IUHPST),是国际科学理事会(ISC)所属29个科学联合会成员之一。

参会人员合影
罗兴波简历:
罗兴波,1978年生,湖北随州人。2000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2019年任教授。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术访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学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科学与文化关系研究等。
转自公众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