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
首页 > 国际科技组织 >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

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全球南方视角下的性别平等与全球伙伴关系”边会成功召开

2025-05-15 17:25:40     浏览数量:

北京时间5月8日晚,由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开放科学与全球伙伴专委会(CCOS)、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女科学家与性别平等团结专委会(以下简称“女科专委会”)主办,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办的国际活动—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UN STI Forum)边会“全球南方视角下的性别平等与全球伙伴关系/ Gender Equity and Global Partnership: A Global South Perspective”(简称“边会”)在线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CCOS主席杨卫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国际创新中心)副校长、女科专委会委员任咏华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会上,杨卫教授出席并致开幕辞。杨卫教授指出,本次活动以全球南方的视角出发,聚焦三大议题:打破女性国际领导力的结构性障碍,探索开放科学对科研评价体系的重塑,以及构建性别平等的科研生态环境。他强调,本次边会不仅响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IDSSD)计划,也契合中国、巴西、南非、非盟“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所倡导的开放合作、普惠包容理念,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Lidia Arthur BRITO博士(主管自然科学)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长Quarraisha Abdool KARIM教授, OpenAIRE首席技术官Paolo MANGHI博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翔教授,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女士,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图书业务总裁Niels Peter THOMAS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干细胞糖生物学教授Catherine Louise Ruby MERRY教授受邀出席边会并做主旨发言。7位专家围绕SDG5“性别平等”,SDG8“促进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实现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及人人有体面工作”,SDG17“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等关键议题,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开放科学和南南合作赋能女性科技领导者,构建更公平、包容的全球科研治理体系。


Lidia Arthur BRITO博士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全球科研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包容与平等之上。她强调,目前女性科研人员仅占全球总数的31%,性别不平等仍是系统性挑战。她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营造支持女性科研人员发展的学习与工作环境,让更多女性参与并引领科学事业的未来。


Quarraisha Abdool KARIM教授指出,尽管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全球南方国家的科学人才性别比例已趋于性别平衡,但在高层科研岗位和科学领导力中,女性仍然显著缺席。作为40年来首位女性主席,Karim 教授强调,“看得见,才能梦得见”,呼吁从基础教育阶段着手,帮助女孩树立科学梦想。


Paolo MANGHI博士呼吁科研共同体关注CoARA《开放基础设施与负责任科研评估宣言》,OpenAIRE通过推动包括拉美的LA Referencia、中国科学院的PubScholar公益学术平台等全球性基础设施协作,正在构建一个公平、可持续、社区驱动的科研生态系统。他认为构建开放、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不仅需要技术支持,更是价值观的对齐与全球治理的重塑,并呼吁“这不仅仅是欧洲的实验,而是全球科学界共同的未来”。


于翔教授分享了她在全球科研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于教授指出,中国在生物领域的女性参与度较高,但青年女性科学家在从博士阶段迈向教职的过程中面临显著流失。她分析了家庭、育儿与职业发展冲突对女性科研人员的不利影响,并呼吁制定更具包容性的制度支持。于翔教授特别强调,真正的性别平等应打破对性别角色的刻板期待,为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提供“可选择的可能性”。她呼吁通过文化转变、制度优化与性别责任共担机制,推动构建一个对所有年轻科研工作者更加友好与可持续的科研生态系统。


任咏华教授在第二场专题讨论中担任主持。她在开场中指出,性别平等与全球伙伴关系的议题必须立足于多领域的跨界协作。她表示,本场对话特别邀请来自学术出版、生物医学等关键领域的专家,希望通过多角度的深度交流,为全球南方国家在性别平等和科技合作领域提供建设性方案。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李琳女士分享了爱思唯尔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全球南方科研发展的具体实践。她指出,虽然女性研究者的比例在2022年已达41%,但在STEM等关键领域仍显不足,这一现象在计算机、能源、物理与天文及工程领域尤为明显。她呼吁通过激励机制、有效评估与多样性数据监测,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全球科研生态。


Niels Peter THOMAS博士就学术出版领域的性别平等议题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根据 Springer Nature 对图书作者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女性作者与编辑仅占整体的 28%,而在更具话语权的图书丛书主编职位中,女性比例仅为 24%。Thomas 表示,下一阶段将持续推动性别与区域公平发展,并将以开放姿态与学界同行共享经验,共同促进出版行业的多元与可持续发展。


Catherine Louise Ruby MERRY教授在发言中强调了科研多样性、包容性与国际合作对基础研究和全球健康公平的深远影响。她强调,推动公平的科研政策需依赖包括维康基金会(Wellcome)在内的资助机构的价值导向变革,呼吁全球科研共同体将服务边缘群体作为未来研究的核心。Merry教授还在演讲最后展示了自己团队在国际妇女节拍摄的合照,幽默地说“男同事正忙着为大家泡茶”,以此强调女性在高技术科研中的主导地位和团队氛围中的性别平等精神。


会议总结中,杨卫教授指出,本次边会吸引了超过400人次的观众参与,充分彰显了开放科学已走向全球科技与创新发展的中心舞台。他表示,本次边会所形成的政策建议、性别平等的科研评价框架以及开放科学的实施路线图等成果,将被系统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十年”(IDSSD)战略开放科学“Open for Science 10计划”,进一步强化全球南方在科技创新治理中的包容性合作与南南协作。最后,杨卫教授寄语所有与会者:愿共同迈向一个性别更加平等、科学资源更易获取、全球南方更加受益的美好未来。


来源:浙大国际Global ZJU微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