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1 09:44:33 浏览数量:次
2025年3月,美国非营利组织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发布《2025年度全球量子产业现状》报告指出,在公私投入方面,2024年全球新增量子相关公共投入31亿美元,累计公共投入达到445亿美元,其中我国最多,全球占比达34%(150亿美元),接近美国的2倍;2024年新增量子相关风险投资近26亿美元,创历史高位,其中美国最多,全球占比达65%(17亿美元),我国约为1亿美元。在企业方面,全球共有专业量子企业513家,其中美国占据绝对优势(148家),我国数据未直接给出,但《报告》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含中日韩澳等大国)共计36家,我国与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2018年,美国颁布《国家量子倡议法案》,并提议组建量子行业协会,推动量子信息科学发展。此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主导成立美国量子经济发展联盟(QED-C),支持在美国构建强大的量子产业和供应链。截至2025年4月,QED-C成员来自39个国家,共包括161家企业、33家学术机构、16家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中心、50个政府合作伙伴和8个其他机构。2025年3月20日,QED-C发布《2025年度全球量子产业现状》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球量子产业实现强劲增长。
量子产业跨越多个领域,主要涉及量子计算、量子传感、量子密码学和量子通信技术。截至2024年底,全球量子产业相关机构共6502家。其中,量子终端用户占9%,量子堆栈相关企业(量子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量子硬件制造商,其他非专业量子相关零部件、软件、基础设施材料供应商等)占28%,其他支持性实体(投资机构、政府机构、高校等)占63%(详见图1)。
图1 全球量子产业生态系统构成
在量子堆栈相关企业(约1677家)中,量子硬件企业占比高达37%,量子通信和安全企业占15%、量子软件企业占15%、量子传感和成像企业占9%、量子计算企业占6%,其他相关企业占18%。其中,专注于量子技术的企业(以下称为“专业量子企业”)共有513家,美国占据绝对优势(148家),随后依次是英国(64家)、加拿大(56家)、德国(48家)和法国(25家)。我国数据未直接给出,《报告》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含中日韩澳等大国)共36家,表明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从近几年增速看,2020—2024年间全球专业量子企业平均每年增加51家,但从2021年起新成立公司数量逐渐下降,到2024年仅新增20家左右(详见图2)。这意味着量子产业市场正在逐渐成熟,并购案数量增加,风险投资更加集中于风险较低的技术和企业。
图2 全球量子企业基本情况
2024年,全球范围内的量子相关公共和私营部门投资持续增长。其中,公共部门承诺新增投入超过31亿美元,累计投入达到445亿美元。具体来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最多(累计191.41亿美元)、随后依次是欧洲和中亚地区(累计140.61亿美元)、北美地区(累计96亿美元)。从国家来看,中国公共投入最多,高达150亿美元,占全球公共投资的34%,随后依次是美国(77亿美元)和英国(43亿美元)。2024年,私营部门风险投资达到近26亿美元,创历史高位,比2023年增加58%,但交易量减少54笔,表明量子创业公司及其技术正日益成熟。从国家来看,美国量子企业募集的风险投资最多,约达17亿美元,占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65%,随后依次是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和中国(详见图3)。
图3 近年全球量子相关风险投资情况
在市场营收方面,2024年全球量子产业市场总值达到14.5亿美元。在所有量子技术中,量子计算和量子传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创造较大收益。
在量子计算领域,2024年量子计算市场估值为10.7亿美元(北美地区占44%),并预计将以27%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7年将达22亿美元。从单个企业的营收看,年收入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数量占比为1.2%,1000万~2500万美元的占比为3.7%,500万~1000万美元的占比为6.1%,100万~500万美元的占比为11%,50万~100万美元的占比为9.8%,低于50万美元的占比为22%(详见图4)。总体来看,短期内量子计算最具应用前景的领域是化学和材料、金融服务、物流。
图4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基本情况
在量子传感领域,2024年量子传感市场估值为3.75亿美元(北美地区占35%),并预计将以25%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7年将达7.32亿美元。从单个企业的营收看,年收入在2500万~5000万美元的公司数量占比为2%,1000万~2500万美元的占比为6%,500万~1000万美元的占比为4%,100万~500万美元的占比为4%,50万~100万美元的占比为10%,低于50万美元的占比为21%(详见图5)。总体来看,未来十年量子传感将在医疗保健、国防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快速应用,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图5 全球量子传感产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球量子技术专业人才估计共14517名,相关人才估计近20万名,包括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和软件开发人员等。按地域来看,2024年欧洲和中亚地区雇佣量子技术专业人才数量最多,包括7366名正式在职人员和1341个新增岗位;其次是北美地区,包括5551名正式在职人员和1089个新增岗位;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排名第三,包括828名正式在职人员和129个新增岗位;中东和北非地区排名第四,包括491名正式在职人员和60个新增岗位;南亚地区排名第五,包括264名正式在职人员和18个新增岗位。按工作角色来看,工程技术人员占比最高,达24.8%,随后依次是信息技术人员(11.9%)和研究人员(11.6%),这三类人员几乎占到一半(48.3%),反映出量子行业对STEM技能的依赖。
从人才通道来看,自2021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量子相关工作和实习岗位有所增加,2023年和2024年均新增7300多个岗位。特别是,过去三年量子实习岗位快速增加,增长率超过正式职位。量子技术专业岗位需求迫切,2021—2023年增速超过35%,2023—2024年增速也达到10%(详见图6)。
图6 全球量子领域新增工作岗位情况(单位:个)
来源:科情智库、科技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