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智库观点
首页 > 国际科技外交 > 智库观点

联合国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全球性失衡态势

2025-05-15 09:25:38     浏览数量:

2025年4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2025年技术与创新报告》。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将在2033年形成规模达4.8万亿美元的全球市场,相当于德国经济体量。但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呈现严重失衡,美中两国100家企业掌握全球40%的私营研发投资,118个南方国家完全缺席全球治理讨论。

报告指出,若放任技术垄断,人工智能红利将被少数国家垄断。全球40%工作岗位面临被替代风险,特别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可能遭受严重冲击。但人工智能同样带来新机遇,通过产业升级和技能重塑,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联合国建议各国重点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本三大支柱,包括提升网络质量、保障数据多样性、改革教育体系培养数字化人才。

国际层面,报告呼吁建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提议设立公共计算资源共享平台,使发展中国家平等获取算力资源;推行类似ESG(环境、社会、治理)标准的人工智能信息披露制度,强化技术透明度。UNCTAD秘书长雷贝卡•格林斯潘(Rebeca Grynspan)强调,必须将“技术发展转向以人为本”,通过国际合作确保人工智能惠及全人类。历史经验表明,技术进步不会自动促进公平分配,唯有将人的发展置于核心,才能避免数字革命加剧全球不平等。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编译自联合国官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