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09:16:34 浏览数量:次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采咨询联合发布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采购经理指数(Emerging Industries PMI)为49.4%,比上月回落10.2个百分点。
从13个分项指标来看,同上月相比,正向指标中,小幅回落的有研发活动,大幅回落的有生产量、产品订货、出口订货、现有订货、采购量、进口、自有库存、就业、经营预期。反向指标供应商配送较上月回落。
陈志认为:“本月EPMI受外部影响,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回调。新兴产业受冲击的焦点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产业,而这三个产业本月PMI均下滑到51%左右,其他所有产业则下降到50%临界点之下。贸易战直接后果会使出口进一步承压,带来产业链的重构。本月新能源汽车的出口订货直接从上个月的57%下降到35.1%,关税的上涨使得中国厂商出海的压力陡增,成本和风险也大幅攀升,这可能导致出海的路径和重心进一步偏向欧洲和东南亚。这种担心已经初步转化为短期预期的转向,本月新能源汽车的经营预期从上个月的64.5%下降到本月的45.2%。类似的情形部分也发生在新能源产业上,虽然本月出口订货指数也出现了大幅下降,但是经营预期仍然为67.1%,产品订货依然在51.6%,销售价格则快速下调到38.4%的低位,这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该产业未来可能更加‘内卷’。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生产量本月出现了断点式的下降,从上个月的79.9%直接跌为47.4%,出口订货和进口都在50%以下。目前来看,关税对低附加值率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影响相对更大。新兴产业更是需要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赋能产业链,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依赖,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引致需求弹性的下降,提高产业链的韧性。这需要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和更加偏重中长期的创新政策相互协调。”
具体观察各项指标,PMI指标为49.4%,比上月回落10.2个百分点。生产量指标为51.6%,比上月回落16.1个百分点。产品订货指标为49%,比上月回落15.4个百分点。进口指标为39.2%,比上月回落8.5个百分点。自有库存指标为47.3%,比上月回落5.6个百分点。就业指标为48.5%,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
从分行业指标看,新兴产业七个产业有3个产业PMI指标高于50,有4个产业指标低于50。PMI绝对值最高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本月为51.6%。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