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6 10:46:17 浏览数量:次
汇聚顶尖机构 专注重点领域 搭建科创高端平台
一、基地基本情况
江苏产研院自成立以来,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开展战略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战略研判能力,及时把握科研组织模式、产业变革方向和技术发展路径的规律与趋势。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一个平台、三类机构、五大领域”的战略研究工作体系,打造了一支战略研究队伍。
一个平台即由中国工程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工程科技领域区域性高端智库——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江苏研究院,围绕国家和江苏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向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国内外院士专家团队等优势资源,组织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战略咨询研究。
三类机构即江苏产研院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组成部分——研发载体、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和国内外战略合作高校机构。其中,研发载体是承担智库任务的重要力量;与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着力开展产业技术战略研究,形成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战略研究报告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国内外战略合作高校机构是前瞻性技术动态、国际重要技术创新热点和未来产业技术发展布局研究的重要力量。
五大领域即围绕江苏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在信息技术、材料、制造与装备、生物与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设置5个专业事业部,专业化服务项目经理团队,对接行业领域专家资源,开展战略研究与技术项目判断。
2021年,江苏产研院已建设研发载体72家,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2000人,衍生孵化了1150家科技型企业,面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7000多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已认定江苏省研发型企业69家,稳步推进研发型企业成长壮大。在创新资源端,已与72家海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63家国内双一流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设了以四个孵化器为主的八个海外平台。举办集萃英国创新周活动,与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机构围绕“需求引领,模式创新”开展合作战略对话。在产业需求端,与省内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共建211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累计征集技术需求867项,企业意向出资金额23.8亿元,对接达成技术合作429项,合同额总计11.02亿元。
二、经验做法及成果
1、搭建合作平台,助推地方产业发展
江苏产研院基于地方产业基础、发展规划、承载能力等因素,针对性地布局院地合作平台。一是研发类平台,围绕地方产业特点与地方共建各类技术创新中心。二是综合类平台,与常州共建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泰州共建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宿迁共建功能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是载体类平台,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创新综合体,与苏州高铁新城共建相城创新综合体。四是服务类平台,与苏州共建苏州服务中心、昆山服务中心;与常州共建常州服务中心;与南通共建南通服务中心;与徐州筹建徐州服务中心。各类平台建设运营较好,成效较明显。2021年,中以研究院开展对以技术转移及合作项目6个,开展中国和以色列技术交流合作134次,对接以色列科技创新型项目80个;苏州服务中心推动落地重大项目2个,建设联合创新中心4家,完成注册落户项目10个,开展各类科创活动24场;昆山服务中心推动建设联合创新中心6家,挖掘技术需求20项,企业意向出资额6000余万元。
2、挖掘技术需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江苏产研院与地方科技部门合作,通过院地合作平台组织化推进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建设,系统化搜集凝练企业技术需求,组织专业研究所、合作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交流对接,在技术攻关、人才招引培育、融资服务与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全方位赋能企业,带动区域产业发展。2021年,江苏产研院与地方共同遴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68家,组织化调研58家,成功签约34家。挖掘技术需求206项,企业意向出资额超过11亿元,其中成功对接解决37项。
3、设立引导资金,院地合力技术攻关
为助力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等重大技术需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江苏产研院与地方共同设立科技攻关引导资金。目前,已分别与昆山开发区及宿迁市合作共建科技攻关引导资金。其中,与昆山开发区共建资金规模为1亿元,2021年立项支持研发合作37项,合同金额6013万元,资助金额1400万元;与宿迁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并启动的引导资金规模为2000万元,用于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4、打造品牌活动,批量导入创新资源
江苏产研院通过与地方园区共同举办项目路演活动,集中推介重大项目,打造院地合作品牌,为地方批量化导入创新资源。2021年,与苏州围绕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材料与能源环保等领域共同举办“独墅一帜”项目路演专场活动十余场,共18个重大项目进行路演;与南通创新区共同举办“萃聚紫琅”活动,成功落户6个高质量项目,同时集聚一批优质创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