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首页 > 国际技术贸易 > 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构建有利于科技经济融合的创新组织——案例22: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2020-08-31 10:57:48     浏览数量:

机构概况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JST)成立于2003年,由原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改革重建。JST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作为独立行政法人,实行理事长负责制,重大事项由理事会讨论决定。JST的设立背景,是日本将技术立国战略修改为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宗旨是通过科技情报交流和其他科学技术基础建设振兴科学技术。JST在日本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亚洲最具活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之一。JST 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主要用于战略性原创研究、新技术成果转化、促进科技情报交流、资助研究交流和科普、其他支出。主要成果体现于所建立的多个数据库、未来科学馆及众多研究课题、研究人员的交流等方面。


运行机制
一是兼具公益性和经营性的运行模式。JST享有政策执行职能并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其主要职能分为四个方面:集中产、学、官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建立牢固的科研基础设施和信息网;招聘国内外高水平的学者到国立研究机构工作;推进技术转移和开展研究支援活动。在此基础上,JST 将自身的工作任务归纳为三项:建立研究开发战略、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构筑科学技术创新的平台。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又进一步细分为推动研究开发、实现研究成果应用、推进国际化和活用产学研合作基地四项任务。在构筑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方面,又进一步细分为建设数据库等工作、培养肩负下一时代责任的人才、广泛传播科学技术三项任务。在三项工作任务中,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任务的目的是开展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

表1  JST代表性项目
序号 类别 计划项目主要内容
1 A-STEP 计划 JST 为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尽快向产业转移,设立了竞争性的计划 A-STEP(Adaptable and Seamless Technology Transfer Program through Target-driven R&D)。这个计划以高质量的基础研究的成果、知识产权等为基础,旨在弥合学术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支持产学研协同研发(R&D),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创新,以确保这样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日本社会。A-STEP根据研发阶段和每个具体项目的目标,确定最优的研发资金和研发周期,实现中长期研发的无缝衔接。A-STEP计划由三个阶段组成,覆盖了从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成果的各个阶段。研究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开发阶段申请资助,获得资助的研究者可以在当前研究阶段结束前,申请下一个研发阶段的支持。JST还可以指定外部专家为每个在研项目提出建议。
2 开发先进测量和分析系统 开发先进测量和分析系统,旨在建立支持创新和原创研发的基础设施。JST的研发立项申请关注四个方面:先进测量与分析技术开发计划(Program-T),开发新颖、原创性的组件,可使先进测量和分析系统性能大幅提高;先进测量与分析系统开发程序(Program-S),开发满足前沿研究和底层制造需求的测量和分析系统;先进测量与分析软件开发计划(Program-SW),应用、数据库和平台软件开发,以促进先进测量分析原型系统的实用化;先进测量与分析原型验证/实用实现程序(Program-P),进行应用开发,通过用户测试使用,验证、提升和优化原型系统性能。开发到潜在商业化阶段(在开发结束时,可以按订单生产)。先进测量和分析系统研发的四个计划之间有相互衔接关系,Program-T是开创性的研发,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其他三个计划的输入。Program-P是所有前期研究成果商业化和实用化的关键阶段,是最终的产品和服务的出口。Program-SW和Program-S的研发结果可以互为输入。Program-T可由工业、学术或政府部门的单一机构执行。其余计划则需建立以团队领导者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开发团队。项目官员(PO)负责支持开发项目的进展,商业组织者(BO)负责从商业化的角度支持项目并协助开发团队。
3 创新中心(COI)计划 日本政府认为,要实现经济复苏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继续生存,就必须不断进行根本性的创新。因此,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MEXT)于2013年启动了一个创新创业计划(COI STREAM)。COISTREAM不仅要实现产业或学术界难以实现的根本性创新,而且要在日本建立创新平台。JST负责COI STREAM计划中的创新中心(COI)建设任务。JST组建并支持产学研合作团队,使他们能够应对基本的、多学科的、跨学科的、受到社会极大关注的研发挑战。合作团队活动的主要地点被称为“COI site”。公司提供团队活动的资金、人力和其他实物资源。整个研发周期内,产学研协作结构可以根据整体环境进行调整和优化。每个COI site都设立一个从企业来的项目负责人和一个从研究机构来的研发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COI site的管理和研究活动;研发负责人负责COI site总部(COI site可以有多个地点,但要指定一个作为总部)的日常工作和研发战略计划制定等。进行协作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要签订
如何处理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的协议。每个COI site每年最多获得10亿日元的资金支持(包括管理费用),最长获得9年的支持。9年后,COI site应能实现自运行,成为产业创新中心,能够在一个领域进行根本性创新。每个COI site每年要向JST提交执行报告和会计管理报告。项目结束

二是JST实行中期目标管理制。JST每五年为一周期制定中期计划,内容包括业务与事业发展、财务状况改善、服务水准提高和经营管理机制转换等,并尽可能采用量化指标形式,同时还要拟定各个年度业务推进计划。文部科学省评价委员会依据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对JST进行定期评价和考核。国家根据文部科学省评价委员会的评价意见,在财政预算中列支JST的事业运营所需资金以及列入中期计划中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资金。JST业务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可向金融机构申请短期贷款。JST的职员属于国家公务员,但是职员的录用程序、任用标准、考核方式、奖惩措施等由理事长根据有关法规和本机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职员的工资和福利标准参照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准和民间企业工作水准的基础上制定,并在文部省评价委员会备案。

三是实行以政府拨款为主的经费来源。JST 的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拨款以及业务收入组成,年预算收入在一千亿日元以上,其中政府拨款占到总事业费的 90% 以上。业务收入包括向技术所有者收取技术使用费、技术转让推介费等。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委托研究关系到日本国计民生问题的科学技术或是国际上创新难度高的项目,以及独创性研究成果的培育等项目。JST 的设立背景和运行机制,既保证了机构能够依法行事,也可以使机构灵活有效地执行预算,具有自主的人事权,一方面使机构的运行更具自主性、灵活性、竞争性;另一方面强化评估和监管,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兼顾了国家利益和市场需求。

四是促进形成内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链。JST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建立了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化研究、产业孵化到技术推广完成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在这一链条中,政府、大学、企业既各司其职,又紧密衔接,弥补企业不愿做或不能做而留下的研究空白。JST通过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吸纳了政府官员、企业界人士形成“外部顾问委员会”参与管理。同时,JST的网络遍及全国大学,大学可以免费使用他们的网络资源。JST也为企业提供从样机制造、产品测试、可行性研究、新技术研发与推广、专利保护等服务。JST还无偿地为科研人员代理申请专利工作,为科研成果的持有者联系有意合作的企业并鼓励高校的科研成果自主经营。JST的产业化开发业务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推动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技术专利化;“技术种子”的发掘和培养;建立“产学官”联合,支持地区创新。这三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围绕专利的获得、授权和产业化开发展开。JST通过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具有较高产业价值的技术种子,为这样的技术提供国内和国际专利申请和授权服务,为技术的转移转化寻找合作企业,提供产业化研究资金、投资资金等,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链。


五是推动开展有助于产生新技术的研究。作为以振兴科技和促进有助于新技术创新的中枢组织,JST业务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有助于产生新技术的研究。该方面的业务主要由其研究开发战略中心、社会技术中心和战略性创造事业本部等部门来完成。首先,研究开发战略研究中心通过举办研讨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为科学技术政策及战略的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能够交换意见的平台,对研究领域从宏观面进行展望,并系统地梳理出今后的重要领域、方向、课题以及实施办法等。其次,社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通过邀请多方面的相关者,就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根据探讨的结果设定可能有助于社会问题解决的有具体目标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并向社会招募研究开发方案,推进研究开发活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情报与社会、脑科学与社会、科学技术与人类、循环型社会、社会制度/社会技术论等。战略性创新事业本部主要研究成果是通过研究国内外开发动向,制定研究开发战略,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信息,为战略性创造研究推动计划提供建议。

六是促进科学技术情报的交流。JST通过建立、提供由国内外科学技术文献情报组成的数据库,为日本科学技术活动基础的科学技术情报交流做出贡献。JST数据库的信息来源于日本国内及全世界的多达约16,000种期刊、技术报告、会议资料、公共资料、征集意见稿集等。JST还通过科学技术文献快报、情报管理等出版物向社会公布其所收集到的国内外的科技情报。
 

七是运行科技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日本科学未来馆(Miraican)于2001年7月10日开馆,总面积达8881平方米,宗旨是通过各领域的尖端科技这一人类知性活动,使科技之成为丰富生活的文化,并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未来馆每个展厅都有科学交流员以及志愿者进行现场讲解,并与观众进行多种互动实验,使参观者在亲身体验尖端科技的同时,思考科技的意义并展望科技的未来。“Geo-Cosmos”是的标志性展品,是一个直径为6.5米、表面镶嵌着约100万个LED的球体显示器,悬挂在6楼高空,根据卫星数据等可模拟地球、月球、各类行星等的形态,还可显示全球海面温度、全球转暖模拟实验等等。根据日本著名宇航员、科学家,现任未来馆馆长的毛利卫先生的愿望,“Geo-Cosmos”体现与更多的人共同分享从宇宙看到的美丽地球。“Geo-Cosmos”  常设展示区由“地球环境与前沿科学”、“技术革新与未来”、“信息科技与社会”以及“生命科学与人类”四大部分构成。 此外还经常举办各种特别企画展。未来馆里还设有两个高科技影院(一个是可以欣赏全方位影像和天象的球幕影院GAIA,另一个是可以模拟体验假想空间的VR影院),以及实验工作室、国际会议厅、餐厅、商店等。



网址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