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首页 > 国际技术贸易 > 国际技术交易联盟

百佳技术转移案例丨最佳跨境创新技术产业化平台案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1-12-24 08:23:06     浏览数量: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Academ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AI,简称“智源研究院”)是落实“北京智源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在科技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政府于2018年11月推动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


01、成立背景

2018年11月1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北京智源行动计划”,该计划在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企业、高校、院所等共同提出,其目标是按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总体部署,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推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引领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和技术创新方向,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基础理论、顶尖人才、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北京智源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四项任务:第一,以共享数据、智能计算编程框架和算力基础设施为核心,推动算法开源,构建创新生态,打造北京智源开放服务平台;第二,推动原始创新,共建高水平联合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领域重大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开展跨学科、大协同的创新攻关;第三,培养与引进并举,集聚高端人才;第四,加强产学研合作,举办全球人工智能峰会,把北京打造成为联结世界人工智能产业与学术资源的中心枢纽。

智源研究院的成立,集合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百度、旷视科技、美团点评、小米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采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和人才引进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性突破。同时,北京市将把政府、企业和社会数据集合到该平台上,建设新的开源人工智能工具,并整合大学和大企业的计算能力,向各类AI研发机构开放,供全球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参与使用。

02、机构特色

(一)突出的人才聚集效应

智源研究院采用的是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其理事会团队主要来自中国科技界的顶级公司和研究型院校:原微软亚太研发集团CTO张宏江担任理事长;原北大计算机系主任黄铁军担任院长兼副理事长,黄铁军院长曾于2021年四月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院士增选候选名单;理事会成员包括百度集团CTO王海峰、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旷视首席科学家孙剑、美团首席科学家夏华夏等;学术顾问委员会则由美国康奈尔大学John E.Hopecroft教授、美国加州大学Michael Jordan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李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朱松纯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Steve Furber教授等国内外知名院士、图灵奖得主等专业人士坐镇。

自2018年成立以来,研究院已经吸引到94位世界级AI顶尖科学家团队,以及超过160人的全职前沿研究及工程化团队,包括来自企业界、学术界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打造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科技力量;其建立的“智源社区”则紧密联系着超过3000名人工智能顶尖学者,辐射了超过10万人工智能科研和技术人员。

2019年,研究院启动“智源学者计划”,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优势高校院所,以及旷视等骨干企业研究院,对“智源科学家首席(CS)”、“智源研究项目经理(PM)”、“智源研究员(PI)”和“智源青年科学家”四类人才进行重点支持,每人每年至少可获得50万元资助。


(二)灵活的科研自主性

成立三年以来,智源研究院累计发表国际AI顶会顶刊论文1470余篇,申请中国专利78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4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4项。不同于其他科研机构,智源研究院的一大特色在于更灵活的科研自主性,不限方向且不设期限,为学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研究空间。

同样以“智源学者计划”为例,入选该计划并获得支持的“智源学者”并不需要在研究院办公,而是在原单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其研究成果也全部属于所在单位,研究院不拥有也不索取任何知识产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找到最适合的人才,为其提供自由支配的经费以及所需资源,支持开展人工智能领域特定方向上的重大基础问题研究。

获得研究院支持的项目,在经院务会研究确定后即可快速启动论证,为项目配备经费、数据、算力等资源。其各项支持力度大,且经费机制非常灵活,只要不是在“负面清单”上的支出,经费使用完全由领衔的科学家做主,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其研究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旨在帮助学者享受研究过程,不会因为经费短缺导致好的想法或项目停滞,而是把时间和资源用在最有价值的自由探索上。

此外,在目标导向的重大科研任务方面,研究院也会组织顶尖科学家团队,以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快速组建跨机构、大协作、高强度的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推进任务。

(三)连接技术与商业,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智源创新中心是智源研究院的技术创新转化平台,关注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与重大应用需求,挖掘技术商业价值,通过市场化机制筛选并支持科学家、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优势创业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创新、工程化研究与验证、成果应用与推广等活动,发挥技术杠杆作用,促进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研究院已经建设视网膜芯片、认知知识图谱、安全人工智能等11个专业方向的创新中心,完成专利转让40余件,孵化出智谱华章、瑞莱智慧、上奇科技等AI创新企业。


创新中心以技术商业化为主线,连接节点,创造生态,与科学家、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优势创业企业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第一类是围绕智源重大学术方向,支持智源学者或高校院所人工智能科学家,基于自身原始重大创新成果进行的技术创新项目,实现成果落地转化;第二类是支持已初步实现落地成果的重大技术提升或帮助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第三类是支持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需求开发,加速人工智能面向实际应用的广泛渗透和落地。


2021年,智源研究院最新启动“源创计划”,致力于服务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创业者,将通过整合技术、人才、场景、资金等资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团队提供超大模型、算力平台、数据资源、产业园区等资源支撑,空间服务、工程团队、宣传渠道、咨询融资等服务保障,以及顶尖学者、社区人才、场景对接、政策环境等创新生态支持,推动实现从人工智能源头创新到源头创业的跨越。

项目合作处供稿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