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1 09:37:06 浏览数量:次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28日在上海举办。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平文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数学学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应用数学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而大模型也并非人工智能的终点,AI会继续蓬勃发展,并产生新的赛道。
当前,机器学习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 for Science将引发科研模式变革。
据张平文介绍,过去应用数学的研究较为碎片化。其中,计算数学主是基于物理的计算,实际上能解决的问题非常有限;统计主要研究数据,应用面也不够广泛。而机器学习可以被视为统计的“升级版”。过去研究计算数学和研究统计,基本上是割裂的。而AI的发展,特别是机器学习的发展,使得应用数学和机器学习能够融合,极大地拓展了数学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得数学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从而对应用数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用数学的语言来说,机器学习最重要的是解决了高维逼近的问题。过去一维、二维、三维逼近在数学里已经解决得很好了,但是大量的实际问题是高维逼近的问题。机器学习在这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加速了问题的解决。”张平文说。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张平文接受新华网采访。(新华网 郭郁 摄)
在张文平看来,AI for Science确实会对科学研究产生巨大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基本的科学研究模式并未发生颠覆性变化,只是加速了科学研究的进程。
“人工智能就是个工具,这个工具还没那么强大,不要觉得猛兽来了。”他说。
今年年初,来自中国的现象级AI产品DeepSeek,仅用7天时间便实现了用户量破亿,再度引爆生成式AI和大模型话题。
对此张平文认为,“近年来AI发展非常快,主要还是大模型,其重要特点是算力的提高和工程能力的提高,以及数据量的增加,这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一个过程。”
“但我并不认为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未来的终极路径,可能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主流方向仍是大模型,但未来是不是一直这样?我并不这么看。”张平文说。
他预计,人工智能未来还会出现新的赛道,“即使暂时很多年不出现,AI技术也会继续蓬勃发展,因为它已经过了临界点,大模型技术也已经产生了很多新产品,对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大模型火热的过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坚信大模型不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终点。”张平文说。
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学发挥着重要作用。谈及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培养,张平文认为,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基础研究的能力会有显著提升,但是尚需要时间。
而人才培养是方方面面的。一方面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即尖端人才。“从技术研究的角度来说,拔尖创新人才是从0到1做出原创性研究工作的人才,是要和全世界其他国家培养的人才同台竞技的。另一方面,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还要培养国家亟需的人才,这两条赛道是不同的。”
“这个社会最有活力的是年轻人,年轻人是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社会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整个社会都要关心年轻人的发展。”张平文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说,“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决定了未来,人一定要对生活有激情,做事要有内生的动力,这是非常的重要。其次,面对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选择,首先出发点可以是自身兴趣,其次是要能力匹配,再者所从事的科研方向要对社会、对国家有益,三者如能匹配,就很容易成功。”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