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09:49:14 浏览数量:次
2024年1月,《外交学人》杂志邀请默西•郭(Mercy Kuo)、杰夫•阿尔斯托特(Jeff Alstott)等技术与安全政策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围绕“中国与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议题展开对话。专家认为政府需要确定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监管和防范措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机制和标准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应该朝着负责任、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政府需要确定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监管和防范措施
“人工智能”若要得到有效治理,这个目标范围显得太过宽泛,从面部识别到自动驾驶汽车再到大型语言模型,无所不包。预计,人工智能的许多应用将只是已有软件工具的改进版,如笔记应用程序和文件存储系统。将它们一并处理并不切合实际。不过,国际社会越来越一致地认为,像Open AI公司的GPT-4、Anthropic公司的Claude和谷歌的Gemini这样具有广泛能力的人工智能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了特别的威胁。这些人工智能已经初步显示出了非国家行为者可以用来造成大规模伤害的能力,专家们预计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很快变得更强大。
但是,令人高兴的是,兰德研究生院和其他一些组织正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研制出一些程序,用以评估具有广泛能力的人工智能是否以及在哪些方面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并区分人工智能何时会做出仅仅是不幸的事情还是真正危险的事情。一个人工智能向一个愤怒的16岁少年指出生物武器是一种潜在的工具,这虽然不幸,但可能并不危险;而一个人工智能指导他们如何成功复活天花,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当真正的威胁出现时,需要政府的监督来防止大规模伤害,就像我们对火箭发射等其他强大技术所做的一样。
中国在打造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世界各地的管理机构正在开发各种系统,以确保当前和未来具有广泛能力的人工智能得到负责任的处理。美国最近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提出了在能力前沿开发人工智能时的报告要求,包括报告安全和安保测试结果及缓解措施。欧盟刚刚通过了《人工智能法案》,其中包括禁止人工智能带来系统性风险。英国在2023年人工智能安全峰会期间在布莱切利公园召集世界各国领导人和顶级实验室讨论这些问题,议会目前正在审议一项人工智能监管法案。中国对人工智能的监管仍在不断发展,目前的法规正在实施和迭代中,也在着手解决美国、英国、法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关注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和挑战。
中美两国在制定人工智能治理标准方面的作用
美国对人工智能系统的监管力度仍将远低于中国。中国对其人工智能产业采取了更多的监管措施,包含各种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在美国,人工智能可以拥有不同立场和观点,OpenAI通过ChatGPT寻求政治中立,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xAI团队则发布了Grok,承诺打造一个审查较少的人工智能。
中国参加布莱切利人工智能峰会
随着Kimi和Yi-34B等新型人工智能的出现,以及国产算力的进步,中国已经证明其公司有能力生产尖端水平或接近尖端水平的人工智能。美国和中国都将利用自己的供应链影响对方和其他国家,无论是通过出口人工智能,还是通过出口用于创建和运行这些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芯片。虽然中美两国将展开竞争,但也存在一些合作空间,例如避免人工智能激增带来的灾难性风险。因此,中国出席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尤其有帮助。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保持在人工智能发展、整体技术和经济实力方面的领先地位,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在过去的一年半中,美国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来保持和扩大这一领先优势: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出台加速了美国国内的芯片生产和科学研究。美国要想在在人工智能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必须制定积极政策措施,提升科技实力,加大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投入。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编译自《外交学人》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