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要情
科技要情
首页 > 工作动态 > 科技要情

科技动态 | 中欧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数量不断增加

2024-02-04 10:02:34     浏览数量:

根据2024年1月25日消息,欧盟“再连接中国”项目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最近几年,欧洲公司与中国公司联合申请专利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尤其是在电信、信息技术和电子领域。“再连接中国”项目旨在加强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最近发布的一份文件强调对中国了解和欧中企业合作的紧迫性,该文件还指出,近期德中之间合作减少和流动性下降应该得到重视。


德国企业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大专利合作伙伴


根据欧洲专利局全球专利统计数据库PATSTAT,2011年至2022年的申请条目中,中国和欧洲(包括英国、挪威和瑞士)(EU-27/AC)的法律实体(包括发明人本人或其公司)中的联合专利申请为12415件。


“在这些国家中,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专利合作伙伴,其次是芬兰、瑞典和法国。”芬兰的诺基亚(Nokia)位居榜首,其次是诺基亚的子公司爱立信(Ericsson)、西门子(Siemens)、ABB、博世(Bosch)和欧莱雅(L'Oréal)。研究报告称,这表明“欧盟27国,主要由电信/电子行业以及德国和法国的重量级工业企业主导。”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是一个明显的例外,在PATSTAT中,它与中国机构共同申请的专利数量高达67项。


中国电信和科技企业在共同专利中占比很大


中国方面,几个最活跃的申请人是上述欧洲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例如,芬兰诺基亚公司与其中国子公司联合申请共同专利,美国NAVTEQ公司的上海子公司也很活跃。华为、联想、TCL和吉利等中国公司也在共同专利中占有很大比例。来自中国的前15位申请人都是大公司,电信和电子行业在中国的代表性也最强。


申请人和发明人都可以申请共同专利


PATSTAT在条目中区分申请人和发明人。申请人是申请专利的个人或组织,也是未来的专利持有人。发明人是创新背后的头脑,因此也是知识产权的创造者。例如,中国发明家可以在一家芬兰公司工作,为自己的想法申请专利。


在已统计的共同专利中,57.5%的共同专利中至少包含一名中国申请人,而71.2%的共同专利中至少有一名中国发明人。其中一部分共同专利既有中国发明人,也有中国申请人。


根据这项研究,中国合作伙伴在欧盟27国/非欧盟国家的重要申请人分布情况分别为:德国(20.4%)、芬兰(15.4%)、瑞典(10.8%)、法国(9.8%)和瑞士(6.4%),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几乎不活跃。重要发明人情况分别为:德国(28.6%)和瑞典(12.7%)。


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编译自科学商业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