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09:47:38 浏览数量:次
7月23日,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正式发布《中国开源发展深度报告(2024)》。报告指出:在活跃开源开发者方面,2024年中国活跃开源开发者220余万人。国内开源创新潜能加速释放,核心城市表现突出。北京、上海活跃开源项目均超过50万个,深圳、杭州均超过20万个。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核心城市连续三年有超过20%的开源项目活跃一年以上。人才方面,国内形成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开源人才供给高地,其中北京活跃开源开发者超50万人,上海超40万人,为国内开源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各地开源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东部地区凭借坚实基础,聚集众多科技龙头企业和优质开源项目,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中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探索特色发展路径;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资源相对集聚,成为地区开源产业发展高地;东北地区通过政策支持、举办活动等方式激发开源产业发展活力。
报告聚焦2024年度我国开源发展整体态势,系统梳理近三年来国内外开源项目与开发者数据,围绕开源许可证、代码托管平台、重点技术领域与行业应用、开源安全、商业化等重点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开源许可证领域发展迅速,我国自主研制的木兰许可证和开放原子许可证已在开源欧拉、OpenGauss、天工本体等项目中成功应用。
国内代码托管平台呈现特色化发展态势,AtomGit、Gitee、GitLink、GitCode等平台的发展情况及面临的挑战被纳入报告分析。国内各代码托管平台特色化发展,平台间竞争主要集中在开发者资源、开源项目和付费商机等方面。从趋势看,各平台战略协作不断深化,平台账号与数据体系的打通有助于资源整合,提升我国代码托管平台的整体竞争力。
技术领域中,开源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和数据库三大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开源鸿蒙、开源欧拉、openKylin、OpenAnolis和OpenCloudOS均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生态构建持续深化;阿里通义千问与深度求索DeepSeek在开源AI领域形成全球化传播与技术影响力;TiDB、openGauss、OceanBase发展迅速,在特定技术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开源商业化领域,报告总结出三大发展阶段及八种典型商业模式,其中支持服务模式、开放核心模式、硬件捆绑模式在国内应用广泛。平凯星辰和道客作为中国典型开源商业实践代表,在产品打磨、生态构建与商业闭环等方面成效显著。
报告提出,开源教育成为人才培养关键路径,呈现多维度发展态势。地方政府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体系化发展,企业与社区深度参与助力实践与产业协同,各级院校多维探索推动教育纵深发展,开源组织发挥平台优势推进人才生态建设,促进开源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针对开源教育面临的挑战,报告建议:教育部门从顶层设计、课程改革、评价创新三方面出台引导高校参与开源贡献的具体政策,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开源生态;通过师资建设与教学实践双向发力,提升高校的开源教学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企业和开源社区共建开源人才生态;推广开源文化,营造良好开源教育氛围。
报告全面展现了2024年中国开源发展的整体态势,为推动开源生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参考,助力我国开源事业在全球格局中持续提升影响力。报告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牵头,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源创新与数字治理研究院、云启资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投资专业委员会、OSS Compass社区共同编制。
来源:新华网